close

弧圈球時代的底板厚度變薄(獨木板除外)、重量變輕、球感變軟也決非偶然,因爲擊球方式的變化,摩擦和撞擊融爲一體,一位國家隊的教練在解釋前沖弧圈球與“爆沖”的區別時說:前沖的用力是“摩擦”,而爆沖的用力是“彈擦”,由此可見現代弧圈球的發展與進步。再說“彈性——彈力性能”,其實講的是物體的“變形與恢復”,厚而硬的底板自身變形小,所以它表現出來的擊球“彈性”更多的包括了海綿和球的變形與恢復。它所表現出的彈性效率應該更多的反映了來球反彈力的轉化效率,不是擊球作用力通過底板變形與恢復轉化爲球的飛進速度或自轉速的效率。拉弧圈球的底板需要擊球瞬間有較長的持球時間——較深的變形儲能,又要有較快的形變恢復速度——至少要大於來球的回彈速度,才能兼融瞬間的摩擦與撞擊的合力,所以設計合理的較薄、較軟的底板由於自身彈力效率高,更加適合拉弧圈球使用。再者說弧圈球基本是完全自主發力的擊球方式,擊球時需要儘量克服來球反彈力造成的控球時間過短或摩擦不夠充分等問題,所以拉弧圈球時,使用反彈效率過高的底板不如使用彈力效率更高的底板好打。無疑較薄、較軟的底板在靜態下用來掂球可能彈不了幾下,但在動態的揮拍作用力下卻有較好的力量轉化效率,使你感覺你的拉球用力和球速成正比,然而過硬的底板在大力抽殺式的擊球時反而會感到用力效率不高。九十年代初期乒協主席徐寅生提出:爲什麽我們的很多選手沖弧圈球時球拍的拍形角度過於前傾?可是外國的選手擊球時拍面卻相對直立,能很容易拉扣結合。我們也曾嘗試在訓練中改進,但是用較直立的拍形上手拉下旋來球還行,連續拉沖時就感到球往下掉,爲了保證弧線只好增加向上發力,犧牲飛進速度;爲了追求飛進速度又只好前傾球拍增加海綿膠皮在來球瞬間的持球深度。二者不可兼得,更何況在中遠台單純借助海綿膠皮的彈力遠遠不能産生更大速度所需的能量。後來使用了較軟、較薄的底板後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於拉弧圈自主發力的用力特點,加上跑動範圍大,可以選擇的擊球時段也較多、動作幅度明顯比近台快攻增大了,在快速對攻中擊球使用大動作、大力量自然會選擇分量輕的底板,不僅省力,而且還可以提高擺速。所以自九十年代起在歐洲已經沒有多少人喜歡95g以上的底板了,現在中國球迷朋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喜歡分量輕的球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文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