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橫板拍柄
橫板的拍柄大體上可以分爲直形柄(ST)、收腰柄(FL)、葫蘆柄(AN)和長椎形柄(CO)四種(圖—20)。國際上通用的符號:ST——Straight;FL——Flared;AN——Anatomic;CO——Conic。橫板選手的握拍方法主要是靠拇指、食指與中指用力和調節球拍,其餘手指與手掌配合使球拍保持穩定。拍柄形狀不同會對握拍人在擊球用力傳遞和差別用力調節上産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不同擊球技術的運用。
(DONIC Persson Power Speed ST) 圖片來源
“直形”(ST)拍柄的橫板由於板柄前後部分均較厚,握拍用力時會感覺中指將拍柄握得較緊——有“前緊後松”的感覺,中指與拇指、食指協調用力在擊球過程中可以使拍形控制較穩定,擊球力量通過手指傳遞到球拍擊球部位的速度也會較快捷、感覺也會較敏銳,直形拍柄(ST)的橫拍有利於扣殺、彈擊等快攻技術和削球技術的用。擅長臺上反手彈擊的前世界冠軍王濤選用了這種直形拍柄的球拍;快攻弧圈潮流的引領者——世界冠軍瓦爾德內爾也使用這種直型拍柄。世界削球名將松下浩二也選用了這種直形拍柄的球拍,不過削球選手使用的直型柄要比攻球選手使用的粗一些,這是因爲削球選手遠離球臺擊球較多,握持球拍時更需要保持擊球瞬間的穩定性。
(DHS 狂飆王一般版 FL) 圖片來源
使用“收腰形”(FL)拍柄的橫拍弧圈球快攻選手較多,由於這種拍柄的前中部較細、較薄;尾部較寬、較厚,因此握拍手的中指握在收腰形拍柄較細的“腰”部,使整個手掌握拍用力時有“前松後緊”的感覺,中指與拇指、食指協調用力在擊球過程中容易增加球拍的揮動幅度,使擊球力量通過手指從拍柄粗細不同的部位傳遞到球拍擊球部位時可以靈活調節,因此擊球感覺更加靈敏、柔和,有利於弧圈球摩擦擊球技術。世界冠軍王勵勤、張怡甯、王楠等人都選擇了這種類型的球拍柄。
(Stiga Allround Evolution AN) 圖片來源
使用“葫蘆形狀”(AN)拍柄的代表人物是中國的世界冠軍孔令輝,還有瑞典的世界冠軍卡爾松,這種拍柄的特點介於“直形”與“收腰形”之間。由於拍柄的曲線狀與手掌握拍的生理曲線十分吻合,所以握拍的感覺不僅十分舒服,而且會十分穩定。由於拍柄的前端又和收腰形十分近似,因此當中指與拇指、食指協調用力在擊球過程中也能靈活增加球拍的揮動幅度。
(左邊那把,早期的CO柄) 圖片來源
“椎形”(CO)拍柄——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拍柄,它的前端較細、尾端較粗,其特點靈活特點近似“收腰形”拍柄。但是由於它的拍柄前後表面呈直線狀與“直形”拍柄近似,握拍的感覺卻不如“收腰形”拍柄舒服,所以現在使用這種類型拍柄的人已經不多了,記得當年正手進攻有“鐵錘”之稱的瑞典世界冠軍約翰森曾經使用這種柄型。
只是個球迷注: 蝴蝶牌ZLC系列上市的同時,發展出了一種SI柄 (Straight Incline),像Photino、Amulart都有出產SI柄。蝴蝶公司改良過後的SI更符合東方人的手掌,並兼顧ST與FL的特性,不妨在選購球拍時多加留意。
(BTY Holycrown FL & SI,SI真的要實際拿過才知道它的特別,不然遠遠看真的只是很像ST而已)